4月29日下午两点,信息工程与商务学院四楼会议室内气氛热烈,一场汇聚专业带头人、教研室主任以及骨干教师代表的研讨会在此召开。本次研讨会聚焦于当前人才需求与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,学生上课状态不理想这一突出问题,共同探讨各专业建设改革方向与课程设置优化策略,旨在提升教学质量,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。
会议初始,学院领导点明了召开此次研讨会的重要意义。在人才需求与产业升级的双重推动下,教育教学改革迫在眉睫,而解决学生上课状态不理想的问题则是改革的关键切入点。只有提升学生课堂学习效果,才能为社会输送更多符合产业需求的专业人才。
在专业建设改革研讨环节,专业带头人率先发言。信息工程专业带头人指出,当前信息技术更新换代迅速,专业建设应紧跟行业步伐,强化新兴技术课程的引入,但目前学生对这些前沿课程的学习热情不高,可能是课程内容与实际应用结合不够紧密。因此,建议加强课程与企业实际项目的对接,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专业知识的魅力,提高学习积极性。例如,可以与相关企业合作开展实践课程,让学生参与真实项目开发,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
教研室主任们则从教学管理和课程体系优化的角度,深入剖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。他们认为,课程设置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。目前部分课程之间存在内容重复或脱节的现象,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,也降低了学习效率。因此,需要对课程体系进行全面梳理,整合重复内容,加强课程之间的衔接与融合。此外,还应注重课程难度的梯度设置,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专业基础,合理安排课程顺序,让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。
骨干教师代表们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,分享了许多实用的教学方法和建议。一位资深骨干教师提到,在教学过程中,可以采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法,将课程内容分解为具体的项目任务,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主动学习知识、掌握技能。有的教师则强调了个性化教学的重要性。他指出,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点都有所不同,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,采用分层教学、个性化辅导等方式,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。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,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指导,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障碍;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,提供拓展性学习资源,鼓励他们深入探索专业知识。
学院将以此次会议为新的起点,积极推进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地实施,不断完善教学管理机制,优化课程体系,提高教师教学水平。未来,学院将持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市场需求的变化,及时调整教学策略,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,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,为社会和产业发展输送更多优秀专业人才。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,信息工程与商务学院将在教育教学改革的道路上取得显著成效,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。

研讨会现场